iWatch前瞻预测:或是Nike+的苹果升级版
来源:站长新闻AiWeTalk的空间 2014-09-09
基于苹果在乔布斯时代的爆炸式成功,隐隐地让人对即将发布iwatch寄于厚望,国内外各种关于iWatch的爆料更是频出。其中不乏属于苹果公司的营销行为,也有部分源自市场测试,另外一部分则是来自各路专家、机构的预测。在业界所期待iWatch即将发布的前夕,在此仅聊聊我对于iwatch的一些产品预测。
严格说来,其实苹果在可穿戴设备领域的探索并不是发生iWatch时代——早在2006年,苹果就与耐克进行了跨界的非竞争性合作,其项目便是可穿戴产品,即我们现在所熟悉的、带传感器的Nike腕表+运动鞋。同时基于苹果的系统平台,通过ipod的无线接收器来记录佩戴者的跑步锻炼体验。
当今年4月耐克宣布退出可穿戴硬件领域,并解散这个曾颇为成功的团队时,有人觉得可穿戴腕表似乎即将进入不见阳光的寒冬。
事实或许并非如此。梳理可见,其实仅仅是苹果与耐克之间曾经的跨界非竞争性合作演变成了竞争性质。并且耐克面临的竞争是来自其曾经的合作伙伴——全世界最强大的智能硬件巨头苹果公司,因此耐克公司做了一个非常明智的战略决策:放弃硬件。
Nike智能手腕尽管是一个功能简单的探索性项目,但其获得了空前的成功,至少至今在可穿戴设备的销量方面还没有一款产品能超越它。库克曾经对这个合作项目非常关注,并且亲自佩戴Nike+产品进行体验。
这些成功的合作试验为苹果公司积累了可穿戴产品跨界整合的有效经验及大量的数据。由此,再结合库克时代苹果公司的走向,我们基本可以对即将发布的iWatch这款产品进行一次大胆的预测:
显示方面,目前还不会采用全息技术,而很有可能采用目前主流的触控交互屏幕。屏幕应该会采用柔性屏幕或者曲屏:如果iWatch在屏幕技术方面突破性强一些或有可能引入柔性屏幕,保守一点则会采用曲屏;
技术方案方面,还是会延续苹果一贯的紧凑作风,这是关系到厚度、蓄电、散热的问题,至少从目前的技术角度而言,内部空间是直接关系到蓄电容量的大小,因此可判断iWatch在元器件集成方面会有一些突破;
传感器方面,相对目前其他可穿戴设备,其精准度或许会有所提高,这也是乔布斯时代留下的关于苹果产品的品质精神,尤其是可能涉足医疗方面的产品。即便就之前耐克的产品而言,其精准性也相对稳定;
电池方面,有1-2天的说法,也有4-5天的说法。其实不难看出,如果苹果能更好地解决蓄电问题, 那么ipone将早已有更好的表现。因此,在电池的新技术还未成熟之前,大家不要抱太大的期望;
充电方面,无线充电被应用的可能性非常大,一方面是设备本身的空间与体积限制。另一方面,无限充电技术的应用是当前弥补蓄电不足的一个相对不错的方案;
交互方面,或许将会有比较大的突破,但基础一定是基于ios平台。这也是乔布斯时代的苹果与库克时代的苹果一个比较大的区别——乔布斯时代的苹果追求的是颠覆性的产品,而库克时代的苹果更多在系统应用与用户交互方面做提升。因此,iWatch的推出或将成为接下来一个时期可穿戴设备在用户交互方面的重要参考目标。
最核心的是关于产品本身的功能定位,我认为不会做大而全的万金油,而更多的是延续苹果的核心精神——极简。也就是说,iWatch的定位将不会以通讯为核心,而是会以健康、医疗为核心进行打造。我认为推出的iWatch最大可能性的定位是Nike+的苹果升级版,这款产品的核心更多的是针对于人体健康,包括运动、睡眠,以及其他更深层次的健康跟踪技术。
文章编辑: AiWeTalk网页客服(www.AiWeTalk.com)
我的评论
登录账号: | 密码: | 快速注册 | 找回密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