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站长新闻 > 浏览文章

2013年世界科技很神奇

来源:站长新闻AiWeTalk的空间 2014-04-28

2013年即将过去。回顾这一年的科技进展,大至太阳系的遥远边缘,小到人类基因的微小特征,甚至是难以捉摸的大脑思想,都不乏闪光点。

太空新里程

1977年发射的旅行者1在今年被证实成为第一个飞出太阳系的人造探测器。其实,前两年就有科学家认为旅行者1可能已飞出太阳系,但美国航天局一直持谨慎态度,直到今年9月才在《科学》杂志上报告说,分析显示旅行者1可能在去年8月脱离了太阳系。该项目科学家爱德华·斯通说:这是人类向星际空间进军具有历史意义的飞跃。

欧洲航天局的普朗克太空探测器也有个大收获,那就是3月份公布的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图,这是迄今最精确的反映宇宙诞生初期情形的全景图,几近完美地验证了宇宙标准模型。

除了远望宇宙,人类还更好地拜访近邻。中国嫦娥三号探测器是30多年来第一个成功重返月球陆地的人类探测器,引起全球关注;美国好奇号火星车发现火星表面土壤中含有较丰富的水分,再次引发了关于火星移民的畅想。

神奇新材料

3D打印是近几年里材料制造领域的明星,它的身影出现在能想到的各个地方。美国航天局8月份宣布,采用3D打印技术制造的火箭发动机喷射器在高温高压测试中完美工作”;此外,美国航天局还在研发能在国际空间站中使用的3D打印机,用于制造工具甚至是食品等物品。

人身上的器官也能3D打印。美国康奈尔大学研究人员2月份报告说,利用牛耳细胞在3D打印机中打印出人造耳朵,可以用于先天畸形儿童的器官移植。英国爱丁堡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还报告说,能用这项技术打印出活体胚胎干细胞,由于胚胎干细胞具有发育成各种组织和器官的能力,未来有望用3D打印技术制造出各种器官供医疗移植之用。

这一年在材料领域还有一个重大突破,那就是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材料的发明。这种太阳能电池与传统的硅电池相比更高效,成本却更便宜,很有潜力帮助解决未来能源问题。这项发明位列《科学》杂志年度十大进展,其主要发明人、牛津大学的亨利·斯内斯也因此被《自然》杂志评为年度十大人物中的太阳崇拜者

健康新技术

美国影星安吉丽娜·茱莉今年宣布依据基因检测结果切除乳腺,引发了个人基因检测的热潮。但有专家认为,除了像乳腺癌这样少数与基因突变直接相关的疾病外,现在许多基因检测都属过度宣传。

不过,今年的基因研究确有重大突破,这就是华人科学家张峰(音译)和他开发的基因编辑技术,这也同时入选了《科学》和《自然》的年度十大。这项名为CRISPR的技术可看作是基因层面的手术刀,用来给个体基因动手术。也许将来哪位明星不仅是检测基因,还干脆用这项技术把有问题的基因给修好了,又会带来新一轮的基因风潮。

另一大热点是治疗艾滋病的进展。研究人员不仅在今年首次绘制出艾滋病病毒和抗体共同进化的路线图,还开发出一种有助开发艾滋病疫苗的新工具。但最轰动的新闻还是,美国研究人员宣布功能性治愈一名在出生时即感染艾滋病的女童,即其体内的病毒被完全抑制,机体免疫功能正常。

大脑新认知

脑科学在2013年的走红让人不得不把它单列出来。一些进展已近乎科幻:日本研究人员4月份在《科学》杂志上报告说,已开发出一种读梦程序,在实验中读取梦境内容的准确率高达60%以上,这可能是首次成功读取人类的梦境内容。

《科学》杂志7月份刊登的一项研究则称,记忆可以编造移植,研究人员已成功给小鼠的大脑植入虚假记忆,从实验上证实了记忆改造的可能性。

8月,美国华盛顿大学研究人员宣布首次实现了两个人脑之间的远程控制,通过互联网发送其中一人脑中的想法,实现对另一人大脑及手部动作的控制。

各国不约而同在2013年加大了对大脑研究的投入,欧盟在1月宣布人脑工程入选欧盟未来新兴旗舰技术项目,美国在4月正式公布脑计划,日本也在6月宣布了脑科学研究十年构想。

中国新进步

2013年全球顶尖的科研突破中,多次出现了中国的身影。在6月份公布的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强最新榜单中,中国的天河二号以每秒33.86千万亿次的浮点运算速度夺得冠军,时隔两年半后重返世界之巅。

科学界的两大刊物《自然》和《科学》也都在其十大评选中收入了中国的贡献。中国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主任陈化兰入选了《自然》年度十大科学人物,她的获选理由是帮助平息H7N9禽流感疫情,《自然》把她称为战斗在前线的流感侦探’”

在《科学》的年度十大突破中,有厦门大学国家传染病诊断试剂与疫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美国国家过敏症和传染病研究所合作的结构生物学指导疫苗设计,已据此研究出针对呼吸道合胞病毒的新型疫苗

    

 文章编辑: AiWeTalk网页客服(www.AiWeTalk.com)

我的评论

登录账号: 密码: 快速注册 | 找回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