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电子商务 > 浏览文章

京东的十大谎与忧

来源:电子商务 2012-06-07

快速提升网站销量,使用365webcall免费在线客服

一个订单甚至有可能在3天内分成3次配送

在草莽的中国电商市场快速成长的京东商城无疑是一匹战马然而,在掌门人刘强东指哪儿打哪儿,打谁灭谁的强悍气势下,也掩盖了京东存在的诸多问题,无论是否IPO成功,这些因素都将深刻地影响乃至改变京东的未来轨迹

一、真假掺卖毁品牌

从早期需要银行转账购物的时代开始,京东就树立了只卖行货的信誉,而这也是支撑其发展壮大的核心基石

但事实上,这点也慢慢被动摇了2011年10月,京东商城以职务侵占罪的名义起诉了自家员工,通俗的说,就是京东商城员工拿旧手机掉包了30多台用户手机,案值9万元,每台获利100元

这起案件正式揭开了京东员工掉包潜规则黑幕此前很多用户发现商品有使用过的痕迹,或者压根就是水货,其根源并不是快递“偷吃”,其核心在于京东的内控制度失效尤其是在京东早期,采购员手握大权,期间商品真假夹杂但在那个连支付都需要去ATM转账,抄录支付金额与终端的年代,大多数买到假货的人都忍气吞声

所以,千万别说那些在天涯、百度贴吧抱怨自己买到假货、水货的同学是水军既然京东卖行货只是个概率问题,那么京东的招牌腐朽也随之不远

二、不复价格优势 京东最贵

在往常的认识中,京东商品的价格优势帮助他赢得了很多的回头客久而久之,自以为精明的回头客还是被京东宰了

因为,京东为了冲击上市,需要包装一份好看的财务数据所以,慢慢的,京东越来越贵,连免运费的标准也调了又调有统计显示,京东的70%的商品与同行相比没有价格优势这点可以从京东顽固地拒绝比价网站这一行为上看出真的低价,就不怕比

而京东的高层也逐渐放弃“低价包装”刘强东说:“低价依旧是我们的竞争优势”但是副总裁吴声倒是说了实话:“尊重低价,但是不是我们的核心”

三、快递越来越慢

京东在各地建了很多的仓库,好处是购物之后配送很快但可靠程度却是越来越低用户的共识是,当购买了不同种类的商品之后,这些商品并没有如期一并到来而是低价商品经常在本地缺货,而有货的商品也是明天到一个,后天到一个

粗略看来这样也没有什么不好,只是时间上慢了些但是考虑到不少用户将收货地址设为小区时,每次都需要电话给物业代为签收时,事情就变得有些烦了

据业内人士的消息,这正是因为京东从卖3C的转向什么都卖,但仓库不可能什么都有,所以一个订单就分拆成数个,由不同仓库发出

这个问题京东也想解决,但是恐怕短时间内基本无解

四、走钢丝的物流体系

用户感受的是快递,但发生变慢的问题核心在于京东的物流体系

虽然此前颇受赞誉,但是京东的自建物流计划正遇到越来越多的硬问题譬如,号称是自建的物流但实质却是租赁号称要开建的“亚洲一号”,却因资金问题此次无法开工,变相成为炒地皮据媒体估计,京东在物流上的资金缺口高达50亿元,这有可能是压垮京东的最后一根稻草

据业内人士估算,拜自建物流所赐,京东当前每单物流成本高达22.9元

销售与物流一体化也带来极大的不确定性,尤其是物流与销售相互牵制仅仅依赖3C已经无法支撑京东发展,而扩展也带来品类的几句扩大,SKU数量几何增长,长尾商品增多,配送地域也在不断扩大,那京东能否保持目前的库存周转,甚至是否能比苏宁做的更好,一切都还是个未知数

i美股分析师指出,自建配送在订单量足够大的情况下会起到节约成本的作用,但假设订单量出现停涨或者下滑,则会造成巨大的成本压力

类似的不幸发生在凡客如风达上由于订单未如预期增长,如风达裁撤了多个自建的物流配送站,成为电商快递急速增长热潮中的异类

令人担忧的是,2011年京东的销售未如预期,实际增长连年下滑,只有100%左右,而纵观历史数据与经济环境,2012年度增长很可能小于70%

五、简单粗暴的营销

京东的营销一直都不算优秀,因为以往他就打2张牌,一就是低价,二就是发货快但综上所述,现在这两手说了容易遭笑于是,苦逼的运营只好更加粗暴:先抬价然后打折、买断微博大号的头像,疯狂地推送促销的软文

于是,我们发现每次京东促销,在微博上抱怨价格、抱怨配送等问题的用户越来越多还有人认为自己的投诉被无故删除,手机号被屏蔽

而从刘强东开始,手下全部换了“京东五月店庆”的红色头像连一些“全球热门笑话”、“星座密语”之类的营销账号也通通改头换面当然,京东也花钱请“互联网的那点事”等行业批评者闭上了嘴

如果把京东促销的广告和文案改成“苏宁”,你会发现,其实苏宁和京东一模一样所谓的电子商务其实只是一张皮,并未有真的高明之处

六、难以扶上墙的技术

在某次促销中,京东商城网站不幸宕机,这类情况几乎不会发生在其他互联网公司但随后刘强东一句“给我上3倍服务器”,让京东商城在技术方面的短板更是暴露无遗

据技术圈的消息,京东一直采用业内早已淘汰的.net技术架构,这不但使得网站性能始终落后于同行,也因为缺少相应的技术人才而难以良性升级因此出现宕机情况几乎不可避免而造成这一情况的根源在于掌门人对技术的盲目自信

查阅相关资料可以发现,创始人刘强东本科学习的是社会学,但他一向认为对于技术极具天赋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补习编程后,他自认在第一代程序员中还算比较出色的,并在政府和农村的“信息化建设”中赚到了第一桶金十几万

然而矛盾的是,京东商城网站一上线,就被人黑了半小时之后又被黑后来,刘强东解释说:“我对互联网一点都不了解,甚至不知道什么是BBS”

为了冲击IPO,补上技术短板的重任交给了来自甲骨文的副总裁不过,圈内人士发现最大的变化时该副总裁立马向甲骨文下了一笔大订单,采用了最为昂贵的设备,价值超过一亿

以此看来,京东的技术短板还将继续

七、战略摇摆 高层内斗频频

在过去半年中,为了冲击IPO,京东商城几乎空降了最为豪华的阵容

只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一大批早期骨干被清洗包括原副总裁徐雷、原战略秘书刘爽、原开放平台负责人等纷纷下岗,各自从头创业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为了上市而匆忙聚集的新人们应该需要大量的时间理顺

而在投资方层面,京东商城也并不宁静在成立近十年内,已经有老虎基金、DST等风投机构以不同价位进入,而近期机构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近期在香港召开推介会表明老虎基金主导了方向

此前,刘强东一再强调自己对董事局有绝对的掌控,也不会跟风投签署对赌协议,更不会再2012年进行上市而老虎基金的行动活生生演绎了被资本绑架的后果

八、风投各怀鬼胎 谁来接盘

如上所述,追求利润的风投并不在乎谁的誓言在再次融资无望的情况下,IPO必须提上议程

事实上,电商环境并未好转,自去年以来不断盛行“电商寒冬论”,随后又定位成“资本寒冬论”而以较低价格进入的老虎基金也不看好国内电商的未来发展,近期,这家曾一手主导投资凡客、当当、乐淘、京东的老虎基金合伙人陈小红的离职无疑成为一个信号,电商真的迎来了寒冬

因此,老虎基金力主推动京东早日上市,以套现保值而晚间进入的DST则因为近期估值不理想而希望等待更久时间

挤在两大风投中间的刘强东左右为难更难的是找人来接盘

九、京东究竟值多少钱?

在香港推介会上,京东商城到底值多少钱成为各方争议的焦点

京东建议按照预期的2013年的销售额来衡量,参照对象是亚马逊因此得出100-120亿美元的估值而美林等券商则指出京东巨亏5%,而亚马逊毛利22%多,无法等量齐观只给了60亿左右

这一估值模式还引发了外界更多的讨论同样是参照亚马逊,如果按照毛利率比例来算,京东商城则进一步被估值为25-30亿也有投行认为适合京东参照的对象是当当网、苏宁等,从而得出的估值为20-30亿美元左右

此前,刘强东前往美国接触机构,也同样得到了30亿美元的答复但DST等机构在C轮进入时,其估值已经接近100亿美元,从100亿到30亿,到底是市场变了,还是京东变了?

十、商业模式实为赌博

事实上,纠缠于细节无助于理解京东京东真正的大问题在于商业模式的失败

人们往往一厢情愿地相信京东具有高超的IT技术,从而重新组织整个商业生态然而从相关指标数据来看,京东做的并没有比苏宁好甚至在核心的毛利率、净利润等方面简直不可同日而语

亚马逊毛利22%,苏宁毛利率18.9%,京东毛利才5.5%苏宁净利润是6.7%,而京东越卖越亏至-5%

对于理性投资者而言,亏钱的企业唯恐避之不及,谈何投资?“不赚钱的企业都是耍流氓”,但京东扭亏为盈的希望又在何处?

用库巴网前CEO王治全看来,希望不是没有,但这依赖于一系列“概率性事件”同时发生:市场环境相对理性,京东自营业务大体盈亏平衡或者微利;POP平台发展顺利,贡献盈利;供应商维持信心,账期是持续而稳定的;人员规模激增的同时,内部管理是可控的;最后,资本市场回暖,京东的高估值能够兑现,在有资金需求的时候,能够顺利IPO

而这不是商业模式,是赌博

注:本文由站长之家专栏作者于斌供稿,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章编辑: 365webcall网页客服(www.365webcall.com)

我的评论

登录账号: 密码: 快速注册 | 找回密码